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

2025-01-04


  

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

  人才是城乡发展的核心要素★★,要打破城乡人才流动壁垒,促进人才双向流动与合理配置。一方面,鼓励城市优秀人才下乡服务,为农村提供教育★、医疗、科技等方面的支持,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。另一方面,加强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,通过提供培训★★、创业扶持等举措★,吸引更多农村青年返乡创业★,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
  城乡产业融合要求立足城乡各自优势,推动城乡产业互补互促★★,这是谋求城乡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。在实践中★,可从优化产业结构、推动科技创新、加强政策引导等方面进行探索。

 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城乡发展的前提和约束条件。在城乡建设中★★,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,合理规划产业布局,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排放,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。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,对绿地、湿地、公园等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扩建,提升城市生态品质★★★;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★,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,推广生态农业技术,保护农村生物多样性★★★,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。

  普及生态环保知识,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。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★,逐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、企业为主体★★、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。利用大数据★★★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建立城乡生态环境监测网络,实现环境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公开,增强环境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,让城乡居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。

 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互联互通水平。基础设施是实现城乡空间融合的硬件基础★★。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★,尤其是加强农村的交通★、水利★★★、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,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★,提升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★★。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,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★★★,促进物联网快速发展,提高固移融合、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★,打造覆盖城乡★、高效运行的通信、导航、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。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共管共护共享机制,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。

  推动科技创新★,提升城乡产业竞争力。加大对城乡产业融合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★★,推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装备在城乡产业中的广泛应用。建设农业科技园区★★、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平台★★★,提升农业科技水平,推动农业产业升级★。发展★★★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,运用电商模式,提高进入市场的能力和效率★,让农民更多分享农产品的增值收益。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,促进科技成果在城乡之间的转移和转化★,提升城乡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。

  城乡制度融合是新时代推动城乡协调发展★★、形成共同富裕合力的关键举措,旨在构建更加公平★、包容、可持续的城乡发展体系★★★,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,激发城乡经济活力。

 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,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★,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。引导城市资本、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,结合农村土地资源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发展生态农业、循环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,提升农业附加值,促进农民增收。

  加大对乡村振兴的财政支持力度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确保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★“三农”倾斜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,拓宽农村融资渠道★★★,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,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。创新财政金融政策,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。

  城乡要素融合的关键在于打破城乡分割格局,推动土地★★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★★、最优配置。

  以人为本,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,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。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提高乡村教育质量,缩小城乡教育差距。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,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★★★,保障农民健康权益。推动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,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★★★,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。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★,推动城镇社区治理与服务向农村延伸★,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。

  城市与乡村,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空间地域载体,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和使命★。城乡关系的理想状态是城市和农村地位平等、互为依存、功能互补★★、互促互进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★★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将“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”列为重大改革任务之一,明确提出“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”★★★,强调“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★★,全面提高城乡规划、建设★★、治理融合水平★★,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、双向流动,缩小城乡差别,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”。这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★★、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,规划了路径★★。

 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★,优化城乡空间布局★。科学规划是实现城乡空间融合的前提★,应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,明确城乡发展的定位、目标和融合路径。通盘考虑土地利用、产业发展、居民点建设、人居环境整治★★★、生态保护★、防灾减灾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★★,编制★★★“多规合一★”的实用性城乡融合发展规划★,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。加强城乡规划的衔接和协调,确保各项规划在内容上相互衔接★★★、空间上相互协调,形成城乡空间融合的良好格局★★。

  资金是城乡经济发展的血液,要建立健全城乡资金流动机制★,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、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★★。设立专项基金、提供贷款贴息★★★,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村,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鼓励农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,通过股份合作★、资产证券化等方式,拓宽融资渠道,实现资金的有效积累与增值。

  户籍制度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★,是推进城乡人口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之举。因此,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★,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★★★,让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在城镇落户定居,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★★★、医疗★★★、就业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★★★。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★★★,为农民提供更多财产性收入渠道,激发农村内部发展活力。

  技术信息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与纽带★★,建立城乡技术信息共享平台,能够实现技术信息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,加强技术信息的交流和传播★,推动城市先进技术向农村转移和扩散★★★。应着力加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★★,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★★★,弥合城乡间存在的信息鸿沟★★★,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。

  推进城乡空间融合旨在打破城乡分割,弥合城乡空间资源不对等和消除空间资源交换阻碍★★★,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性与协调性★★★,为共同富裕创造更加公平、公正、可持续的发展环境★★★。对此★★★,可在以下几方面重点推进:

  优化产业结构,推动城乡产业互补。城市应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、资金密集型产业★★,如信息技术、生物科技、高端制造等★,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。在城市周边地区★★,可以发展现代农业、乡村旅游等,与城市产业形成互补。农村则应依托自然资源优势★★★,发展特色农业★、农产品深加工,积极推动农村新产业、新业态★★★、新模式发展,将生产、加工、仓储★★★、物流等要素聚集整合★★★,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,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。鼓励城市企业向农村转移★★★,带动农村经济发展★★★。通过产业互补,形成城乡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★★。

 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,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,发展适度规模经营★★。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,深化承包地所有权★、承包权、经营权分置改革,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★。此外,还要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,探索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,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。

  加强生态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★★★。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是推动城乡生态融合不可或缺的一环★,应出台更多支持城乡生态融合的政策措施,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★★,对生态保护作出贡献的地区和个人给予奖励★★★;完善绿色金融体系,为生态环保项目提供资金支持;加强环境立法★,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★★★,确保生态环境安全。

  加强政策引导,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。在政策设计上,应注重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,加强城乡交通、信息、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★,打破城乡分割壁垒,推动城乡实现无缝对接★★★。鼓励和支持农村发展特色产业★★★,促进农产品加工★★★、乡村旅游等产业转型升级,提升农村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。加大对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财政、税收、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,为城乡企业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★★,降低企业运营成本,激发市场活力。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力度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培育新兴产业★,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。在政策执行过程中,政府还应加强监督和评估,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★。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,结合本地实际★,不断创新政策手段,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★。

  大力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。尊重县城发展规律,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,强化中心镇★★、集镇和特色小镇建设。发挥城镇在人口集聚、产业集中和综合承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,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,吸引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县城★★。积极引导农业产业与城市市场有效对接,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组织安排生产,引入先进生产要素和管理方式,培育家庭农场★★★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★★★,依靠新技术、新工艺和新产品,发展新产业、新业态★,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环保设施和技术手段★,乡村则拥有广阔的生态空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★★★。城乡生态融合的核心在于推动城乡生态共建共享,促进生态资源★★★、环境政策★、绿色发展理念在城乡之间的深度交融。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★★★,将城市的环保技术★★★、管理经验引入乡村,同时利用乡村的自然优势★★,发展生态农业、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,不仅能够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★,还能带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★★,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。

  作者:郑会霞(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★★★、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)

//top fixed $(window).scroll(function () { if ($(window).scrollTop() > 1) { $('#c_static_001-16420726227420').addClass('fixed') } else { $('#c_static_001-16420726227420').removeClass('fixed') } }) $('#c_static_001-16420726227420').mouseenter(function () { $('#c_static_001-16420726227420').addClass('fixed02') }).mouseleave(function () { if ($(window).scrollTop() == 0) { $('#c_static_001-16420726227420').removeClass('fixed02') } });